電子秤行業隨著前期的兩次變革之后,生產與經營基本歸于沉靜。從20世紀80年代的技術性變革,到03年開始的營銷革新。近十年至今,幾乎沒有更大的變化。然而,隨著大環境的變化以及行業內部競爭的加劇,導致電子秤業內的企業經營日漸艱難。近期,在走訪各生產型企業和銷售型企業的過程中發現,企業對于行業的未來基本上沒有清晰的規劃,更多的是困惑茫然。
然而,從行業整體的分析來看,電子秤是一個有很強發展潛力的行業。
1、不可替代,長青行業。 電子臺秤廠家對物品質量的測量,雖然有著不同的方式方法,但是,通過電子秤對物品質量直接的測量有著無可替代的便捷性。特別是在日常生活、生產作業的應用上。由于產品不同維度獲取難度的關系,我們很難也幾乎不會通過對物品的密度與體積的計算,來取得產品的重量,而更多會通過重量來取得其他維度或進行生產作業應用。
2、應用廣泛,延展性強。如上所述,電子秤是眾多商業、工業應用的必要工具。電子臺秤廠家另外、附屬性明顯?;旧喜恢苯觿撛煨б?,只是項目的一環。
上述的兩個特征決定了電子秤是有著較高收益的行業。
然而,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電子廚房秤由于行業的準入門檻與退出壁壘較低,新進入者在一定階段內大量涌入,基本上到現在電子秤行業已經嚴重超負荷。根據中國衡器協會的統計,2013年全國衡器銷售量 159 億元。生產型企業約900家,銷售型企業超過3000家(不包含生產型企業)。以平均銷售額計算,電子秤行業的銷售額平均只有400萬每家/年。小微型企業眾多,在行業內沒有形成一定的品牌效應,從品牌的附著點上沒有支撐與明顯優勢,企業之間的競爭基本以價格戰為主。同時大環境的變化導致了企業成本的上漲。從13和14年的經營狀況看,電子廚房秤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行業在原有的競爭格局下達到了經營的臨界點。從13年開始,行業將面臨著新一輪的經營轉型與格局調整。
基于行業的特點與發展的趨勢判斷,要在衡器業生存并取得良好的發展,從市場運營的角度來看:
一、行業內部格局調整是一種必然的趨勢,電子秤批發從相互之的的同質化競爭向有相對優勢區隔的競爭轉變是一種必然選擇。社會分工、相互協作才能達到一種階段性平衡。
二、大魚“吃”小魚,優勝劣汰是種生存的自然法則。在競爭過程中,抓住行業或細分市場的核心優勢的部分企業才有立于不敗的可能。小魚(無法形成競爭優勢的)最終的命運只能是附屬于大魚或被市場淘汰。
三、永康市群澤工貿有限公司電子秤行業明顯的附屬性,導致外部行業的延伸可能形成一定的跨界競爭,從而沖擊對原有行業,使之支解兼并或推動創新??缧袠I的合作,可能是未來電子秤行業的發展趨勢之一。
誠然,社會的發展變化可能更多存在變數,發展的路徑可能多種多樣,每個企業都應該基于自身現狀與對未來的判斷,選擇最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徑。但是,對整體格局與宏觀發展的分析判斷也是一種階段性的考慮因素。俗語講: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