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tton id="r9lr1"><acronym id="r9lr1"></acronym></button>
    <dd id="r9lr1"></dd>
    首頁 > 詩詞 > 明代 > 袁宏道

    袁宏道的詩文(697首)1/28頁

    形式:

    滿井游記

      燕地寒,花朝節后,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墮事而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此始,惡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

    天目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莊至顛,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辟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貌古則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飛流淙淙,若萬匹縞,一絕也。石色蒼潤,石骨奧巧,石徑曲折,石壁竦峭,二絕也。雖幽谷縣巖,庵宇皆精,三絕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聲甚小,聽之若嬰兒聲,四絕也。曉起看云,在絕壑下,白凈如綿,奔騰如浪,盡大地作琉璃海,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絕也。然云變態最不常,其觀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狀。山樹大者,幾四十圍,松形如蓋,高不逾數尺,一株直萬余錢,六絕也。頭茶之香者,遠勝龍井,筍味類紹興破塘,而清遠過之,七絕也。余謂大江之南,修真棲隱之地,無逾此者,便有出纏結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絕頂,晚宿高峰死關。次日,由活埋庵尋舊路而下。數日晴霽甚,山僧以為異,下山率相賀。山中僧四百余人,執禮甚恭,爭以飯相勸。臨行,諸僧進曰: “荒山僻小,不足當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勞過謙,某亦不敢面譽?!币虼笮Χ鴦e。

    分類標簽:記游寫山寫景

    虎丘記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無高巖邃壑,獨以近城,故簫鼓樓船,無日無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為尤勝。

      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櫛比如鱗,檀板丘積,樽罍云瀉,遠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輥電霍,無得而狀。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聲若聚蚊,不可辨識。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陳,妍媸自別。未幾而搖手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練,一切瓦釜,寂然停聲,屬而和者,才三四輩;一簫,一寸管,一人緩板而歌,竹肉相發,清聲亮徹,聽者魂銷。比至夜深,月影橫斜,荇藻凌亂,則簫板亦不復用;一夫登場,四座屏息,音若細發,響徹云際,每度一字,幾盡一刻,飛鳥為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矣。

      劍泉深不可測,飛巖如削。千頃云得天池諸山作案,巒壑競秀,最可觴客。但過午則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閣亦佳,晚樹尤可觀。而北為平遠堂舊址,空曠無際,僅虞山一點在望,堂廢已久,余與江進之謀所以復之,欲祠韋蘇州、白樂天諸公于其中;而病尋作,余既乞歸,恐進之之興亦闌矣。山川興廢,信有時哉!

      吏吳兩載,登虎丘者六。最后與江進之、方子公同登,遲月生公石上。歌者聞令來,皆避匿去。余因謂進之曰:“甚矣,烏紗之橫,皂隸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聽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稱吳客矣?;⑶鹬?,不知尚識余言否耶?

    妾薄命

    落花去故條,尚有根可依。
    婦人失夫心,含情欲告誰?
    燈光不到明,寵極心還變。
    只此雙蛾眉,供得幾回盼。
    看多自成故,未必真衰老。
    辟彼數開花,不若初生草。
    織發為君衣,君看不如紙。
    割腹為君餐,君咽不如水。
    舊人百宛順,不若新人罵。
    死若可回君,待君以長夜。
    分類標簽:怨情哀傷

    徐文長傳

      余少時過里肆中,見北雜劇有《四聲猿》,意氣豪達,與近時書生所演傳奇絕異,題曰“天池生”,疑為元人作。后適越,見人家單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強心鐵骨,與夫一種磊塊不平之氣,字畫之中,宛宛可見。意甚駭之,而不知田水月為何人。

      一夕,坐陶編修樓,隨意抽架上書,得《闕編》詩一帙。惡楮毛書,煙煤敗黑,微有字形。稍就燈間讀之,讀未數首,不覺驚躍,忽呼石簣:“《闕編》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簣曰:“此余鄉先輩徐天池先生書也。先生名渭,字文長,嘉、隆間人,前五六年方卒。今卷軸題額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庇嗍嘉蚯昂笏?,皆即文長一人。又當詩道荒穢之時,獲此奇秘,如魘得醒。兩人躍起,燈影下,讀復叫,叫復讀,僮仆睡者皆驚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書,皆首稱文長先生。有來看余者,即出詩與之讀。一時名公巨匠,浸浸知向慕云。

      文長為山陰秀才,大試輒不利,豪蕩不羈??偠胶妨止?,聘為幕客。文長與胡公約:“若欲客某者,當具賓禮,非時輒得出入?!焙栽S之。文長乃葛衣烏巾,長揖就坐,縱談天下事,旁若無人。胡公大喜。是時公督數邊兵,威振東南,介胄之士,膝語蛇行,不敢舉頭;而文長以部下一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談謔,了無忌憚。會得白鹿,屬文長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記,皆出其手。

      文長自負才略,好奇計,談兵多中。凡公所以餌汪、徐諸虜者,皆密相議然后行。嘗飲一酒樓,有數健兒亦飲其下,不肯留錢。文長密以數字馳公,公立命縛健兒至麾下,皆斬之,一軍股栗。有沙門負資而穢,酒間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殺之。其信任多此類。

      胡公既憐文長之才,哀其數困,時方省試,凡入簾者,公密屬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脫失?!苯栽唬骸叭缑??!币恢h以他羈后至,至期方謁公,偶忘屬,卷適在其房,遂不偶。

      文長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齊、魯、燕、趙之地,窮覽朔漠。其所見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風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一一皆達之于詩。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滅之氣,英雄失路、托足無門之悲,故其為詩,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當其放意,平疇千里;偶爾幽峭,鬼語秋墳。文長眼空千古,獨立一時。當時所謂達官貴人、騷士墨客,文長皆叱而奴之,恥不與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一日,飲其鄉大夫家。鄉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賦,陰令童仆續紙丈余進,欲以苦之。文長援筆立成,竟滿其紙,氣韻遒逸,物無遁情,一座大驚。

      文長喜作書,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余不能書,而謬謂文長書決當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論書法,而論書神:先生者,誠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俠客也。間以其余,旁溢為花草竹石,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殺其繼室,下獄論死。張陽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強如初。晚年憤益深,佯狂益甚。顯者至門,皆拒不納。當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時攜錢至酒肆,呼下隸與飲?;蜃猿指珦羝破漕^,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蜷称淠?,或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石簣言:晚歲詩文益奇,無刻本,集藏于家。予所見者,《徐文長集》、《闕編》二種而已。然文長竟以不得志于時,抱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數奇不已,遂為狂疾;狂疾不已,遂為囹圄。古今文人,牢騷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雖然,胡公間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禮數異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悅,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獨身未貴耳。先生詩文崛起,一掃近代蕪穢之習,百世而下,自有定論,胡為不遇哉?梅客生嘗寄余書曰:“文長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詩,詩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畫?!庇嘀^文長無之而不奇者也。無之而不奇,斯無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送江陵薛侯入覲序

      當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張甚??ひ刂?,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為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莊氏所謂養虎者也。猝饑則噬人,而猝飽必且負嵎。吾饑之使不至怒;而飽之使不至驕,政在我矣?!币讯图s。至他郡邑,暴橫甚,荊則招之亦不至。

      而是時適有播酋之變。部使者檄下如雨,計畝而誅,計丁而夫。耕者哭于田,驛者哭于郵。而荊之去川也邇。沮水之余,被江而下,惴惴若不能一日處。侯諭父老曰:“是釜中魚,何能為?”戒一切勿囂。且曰,“奈何以一小逆疲吾赤子!”諸征調皆緩其議,未幾果平。

      余時方使還,聞之嘆曰:“今天下為大小吏者皆若此,無憂太平矣?!毙∶駸o識,見一二官吏與珰相持而擊,則群然譽。故激之名張,而調之功隱。吾務其張而不顧其害,此猶借鋒以割耳。自古國家之禍,造于小人,而成于貪功幸名之君子者,十常八九。故自楚、蜀造禍以來,識者之憂,有深于珰與夷者。辟如病人,冀病之速去也,而純用攻伐之劑,其人不死于病而死于攻。今觀侯之治荊,激之耶,抑調之耶?吏侯一日而秉政,其不以貪功幸名之藥毒天下也審矣。

      侯為人豐頤廣額,一見知其巨材。今年秋以試事分校省闈,首取余友元善,次余弟宗郢。元善才識卓絕,其為文骨勝其肌,根極幽徹,非具眼如侯,未有能賞識其俊者。余弟質直溫文,其文如其人,能不為師門之辱者。以此二士度一房,奚啻得五?侯可謂神于相士者也。侯之徽政,不可枚舉。略述其大者如此。漢庭第治行,詎有能出侯上者?侯行矣。  

      嗚呼。使逆珰時不為激而為調,寧至決裂乎?誰謂文人無奇識,不能燭幾于先也。

    感事

    湘山晴色遠微微,盡日江頭獨醉歸。
    不見兩關傳露布,尚聞三殿未垂衣。
    邊籌自古無中下,朝論于今有是非。
    日暮平沙秋草亂,一雙白鳥避人飛。

    觀第五泄記

      從山門右折,得石徑。數步聞疾雷聲,心悸。山僧曰:“此瀑聲也?!?/p>

      疾趨,度石罅,瀑見。石青削,不容寸膚,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間,撼山掉谷,噴雪直下,怒石橫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態愈偉,山行之極觀也。

      游人坐欹巖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絲,虛空皆緯,至飛雨瀉崖,而猶不忍去。

      暮歸,各賦詩。所目既奇,思亦變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語。時夜已午,虎之聲,如在床幾間。彼此諦觀,須眉毛發,種種皆豎,俱若鬼矣。

    分類標簽:詠物寫景

    盤山

    分明真山子,的的有畫意。風霜勻粉丹,云霞綴錦地。

    一皴一百仞,雕鏤入空際。瘦骨間青脂,蒼勁有馀媚。

    天紳秣項垂,仙蕊披襠被。虬松百萬株,粘石無根蒂。

    峰峰有活石,石石挾仙氣。一石玉一山,一山一點翠。

    散作諸巒巖,分身可千計。

    冬夜集顧升伯齋中劇譚偶成

    荊火激焦聲,釭焰吐紅膩。吳酒貯楊妃,幽香瀉荷芰。

    格外發狂譚,一呼醒群睡。涼飔入檀林,敗葉皆香氣。

    人間塵土事,了不關腸胃。百年深障習,一分留文字。

    抽空出妙絲,劈天展高翅。碌碌彼人奴,馀膻蔽天地。

    鉛刀笑魚腸,梟毛遮翡翠。鑄金哭坡仙,百世想標幟。

    入春屢作雪不見梅花仍用雪中韻作古詩悲之

    寒花如古玉,未出屢遭刑。幽魂欣冷石,怨入楚騷經。

    置驛報花安,未曉心先聽。夢到訊不到,澆炙瘦園丁。

    雪心膠蠟蒂,亂結如頑硎。安得鶴膝枝,一洗龍腦腥。

    掃室待天女,?水貯空瓶。枕上見羅浮,諸仙門反扃。

    菊格與蘭韻,于汝猶鹡鸰。紛紛縟桃李,奚啻渭與涇。

    四弟旃檀館即事

    淙淙石脈溜春渠,長日關門掃地居。蓮葉漏中兵研汁,木香花底讀方書。

    叢筠傍屋多臧鳥,小市通江易得魚。洗墨焚香幽事了,庭莎增草佞澆鋤。

    閒居

    只對陳編坐,閒將稚子行。筆罷書將老,瓶響茶初成。

    饑鶴窺冰澗,窮鴉話夕城。江煙回照里,轉濕轉鮮明。

    竹枝詞 其六

    長檣鐵鹿破洪濤。木綿子花七尺高。搜時蠻力強三虎,拋擲輕如一鳥毛。

    戒五老峰題石

    嘗怪楊真珈,作俑飛來峰。名山如有靈,請以一九封。

    齊云富奇壁,題識遍空翠。卷石亦不容,岳神有何罪。

    碑文多諛辭,金壁增腐氣。所幸五老峰,筆災尚未至。

    珍重后來人,慎勿妄題字。山神已證明,后生毋輕易。

    好事倘不然,頭骨隨鞭碎。

    客有贈余宮燭者即席同劉元定方子公丘長孺陶孝若賦之

    刻鳳含魚吐春燄,只擬蓬萊天上見。綠綈方底散青煙,一朝別卻宮云面。

    不照明珰翠步搖,書帷自剪讀《離騷》。捍撥春雷罷不聞,細雨珠花滴小槽。

    韓家燈檠夜相伴,離離朱粉煙黃卷。瓦瓶石臼竹方床,上有羅文折角硯。

    莫道不如宮里時,高齋守盡蘭心茜。邯鄲才人嫁廝養,猶勝閉置閒宮殿。

    柏梁宴罷霞成堆,昆明池底夜珠來。紅膏自膻不得近,阿監但掃沉香灰。

    汗花凝滴雪珠膩,蜀葵粉濕青蟲醉。一石酒盡尚留髡,扇婢甕兒爛熳睡。

    燭龍傳語九微光,輸盡婪杯老閒吏。

    竹枝詞 其二

    雪里山茶取次紅。白頭孀婦哭春風。自從貂虎橫行后,十室金錢九室空。

    散木方鰥誓不娶詩以嘲之仍用前韻

    漢陰無侶灌蔬畦,枯枕寒缸坐曉雞。未許少湯能沃雪,也知狂絮不粘泥。

    家鳧自伴龜家語,野雉聊為牧儥妻。割袖分桃聽懺悔,辟將黃葉止兒啼。

    初春暴熱過靜者居限韻

    花氣郁春蒸,下馬脫吳綾。坐看緗格下,時有樸紗蠅。

    罄口與木筆,非時聯作朋。雛篁茁垐齒,冶葉被蒼藤。

    間蝶趁風廊,香須沾其膺。似彼青娥子,夢亦戀花繒。

    盆池供瘦石,斜幌隱龕燈?;仫L逆香縷,裊裊青煙騰。

    研丹竄今文,時軌裂軻曾。云山刻騷士,秾香惱定僧。

    經下邳

    諸儒坑盡一身余,始覺秦家網目疏。
    枉把六經灰火底,橋邊猶有未燒書。

    中山劉刺史邀飲西溪

    碧樹深深帶水斜,門垂果實類山家。攜將千日中山酒,來醉西溪六月花。

    西泠橋

    西泠橋,水長在。松葉細如針,不肯結羅帶。
    鶯如衫,燕如釵,油壁車,砍為柴,
    青驄馬,自西來。
    昨日樹頭花,今日陌上土。
    恨血與啼魂,一半逐風雨。

    別程彥之歸吳

    無成何用出昭關,眼底濃華閱幾般。陸品攜來尋白水,謝家將去入名山。

    緇寮乞作分桃懺,練帢羞歸擲果灣。七十二峰青朵朵,嵐光只在屋楣間。

    棹歌行·妾家白蘋洲

    妾家白蘋洲,隨風作鄉土;
    弄篙如弄鋮,不曾拈一縷。
    四月魚苗風,隨君到巴東;
    十月洗河水;送君發揚子。
    揚子波勢惡,無風浪亦作;
    江深得魚難,鷓鷥充餻臛。
    生子若鳧雛,穿江復入湖;
    長時剪荷葉,與兒作衣襦。

    重九日登釣魚臺限韻

    臥柳侵官道,長堤樓古墟。宮斜十里粉,畫壁一枝蘆。

    白果將垂砌,紅蕉半掩廬。僧貧茶具廢,興發酒甌虛。

    怪鳥鳴空院,寒花伴野蔬。階前云后岫,床下水平渠。

    凈業蓮花社,鄉思柳浪居。道玄唯有發,中敬竟無書。

    去矣云中鵠,知之濠上魚。

    亚洲AV片不卡无码电影